鬼吹灯 > 堡宗别闹 > 第四百八十二章 时代变了

第四百八十二章 时代变了

    大明京畿就这么大一点地方,稍微有点风吹草动,一天之内全城都知晓了。

    此刻在皇城正门长街上的各大酒楼了,喝酒的不止吕原和白圭。

    于谦、陈循、陆瑜组了个局。

    嗯,于谦是被硬拉来的。

    其实以于谦的性情,哪是硬拉得了的,说不给你面子,那就可以不给,而陈循和陆瑜还只得憋着,不过于谦显然对陈循和陆瑜的感观比较好,愿意来喝这一场酒。

    下午还要上班,而且兵部和户部两位尚书要去文华殿议事。

    所以浅酌。

    食不言寝不语,其实是教条。

    从古自今,多少事情都是在酒席上定下来的。

    陈循吃了口烤鸭,浅抿了一口酒,放下酒杯,“加强海军建设和推动地圆说,姑且不论了,毕竟道理陛下也给咱们当臣子的分析了,某也同意。某最担心的还是陛下在科举上面的改革,看这架势,不止是要增设一个清华大学和一个军事大学,后面很可能还有更多的专业方向性的大学,如此一来,是可以取尽天下读书人,可读书人遍地走,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。”

    】

    读书人不值钱,还有人读书么。

    陆瑜笑了笑,“我等皆是陛下和太上皇提拔,按说应该绝对支持,只是陛下现在做的事情,说好听点步子迈得有点大,说难听点,就是好高骛远了,其实我能猜到陛下科举改革举措的心思,不外乎就是全民开智。”

    于谦浅抿一口酒,上了年纪,也没什么胃口了。

    吃了些清澹饮食,已经半饱。

    闻言笑了笑,“陛下的步子是否迈大了,不好说,毕竟当下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,我们都看在眼里,人才需求的口子确实太大了。”

    顿了下,“可惜杭尚书不在,要不然能听到他诉苦。”

    工部那边人才需求是最大的。

    提起杭敏……

    陈循顿时来了精神,“不知道于少保和陆尚书是否知晓,京畿最近出现了一家新商行,却不从事海贸,似乎是在招募修房筑路的人才,而且据说在囤地修建厂房,貌似是要弄个水泥厂,据某分析,这家商行可能是要去掺和官道修建。”

    陆瑜笑道:“怎么会不知道,这家商行胆子也大,就取名杭氏建筑商行。”

    背后大东家是谁,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杭昱杭敏父子。

    于谦笑了笑,“早些年杭氏外戚和唐氏外戚斗得不可开交,随着当今陛下当年那一场壮举,把唐氏外戚一网打尽后,杭氏外戚非但没有一家独大,反而日渐式微,话再说回来,杭氏外戚为了辅左当今陛下治国,当年甚至做出过卖田产、房产的壮举,如今陛下大肆改革,适当的补偿一下杭氏外戚,也无可厚非。”

    陈循呵呵一乐,“对了,说个事,年前,太医院有几位年轻有为的御医,联袂到大明银行,太医院作为担保,从大明皇家银行贷款了数十万两银子。”

    这个消息无人知晓。

    于谦和陆瑜都有点茫然,陆瑜问道:“太医院这是要干什么,需要用钱,为何不直接找陛下,请求户部划拨,而是用太医院的名义去贷款?”

    陈循笑道:“贷款这事,还真是陛下的意思,据说,是陛下授意太医院,让太医院加强对医学的研究、提升,要建立药品研发工厂,所以让太医院贷款,由几个年轻有为的太医牵头负责,成立了一个叫什么‘康美药业’的公司——话说,为什么叫公司?”

    从字面意思理解,就是公家的司?

    陆瑜和于谦也不知晓。

    陈循继续道:“听了那几位御医的意思,好像这个康美药业成立之后,属于太医院私下的产业,将自负盈亏。”

    于谦若有所思,“自负盈亏的话,这康美药业就得铆足了劲,趁着全国各地建立州府总医院的机会,把他们研发生产出来的药品配卖出去。老实说,陛下这一手很高明,现在我大明人口暴涨,可不管怎样,人都要生病,只要生病,这些州府总医院就不愁生意,康美药业很可能要大赚特赚,而康美药业是太医院的下属商行,不属于官府机构,在这样的刺激下,你说民间的权贵、富贾们,会不会放过这个市场,也会不会纷纷成立药业商行,从而促进整个医疗水平的发展?”

    陈循闻言陷入沉思。

    没错!

    现在全国人口暴增,尤其是农部成立后,各项农业措施的改革下,再加上各地州府医院的建立,新生儿的存活率大大提升。

    医疗这个行业的蛋糕,只怕不比土地那块蛋糕小。

    陈循心里动了。

    虽然他老家的家族也有产业,但碍于陈循是大明九卿,不敢明目长胆的从事经商,但杭敏已经带了个头。

    九卿不能直接参与经商,但家族还有其他子弟可以出面啊!

    钱的问题不用愁!

    陈循作为户部尚书,大明银行就在他管辖之下,只需要他一句话,陈氏就可以在老家的大明银行分行贷款大量资金。

    想到这陈循坐不住了。

    他想尽快回府邸去写一封家书。

    于谦看在眼里,笑而不语。

    陆瑜也看在眼里,他没看陈循——陈循的心态,陆瑜是知道的,陆瑜主要是看于谦的反应,如果于谦不劝一下陈循,那说明此事可行。

    陆瑜当然也希望为本家族多赚一点钱。

    一见于谦这神态,就知道于谦恐怕也看出来了,陛下其实是有意无意的放开了官员经商的口子,拿捏住了于谦的态度,陆瑜心里踏实了。

    他也坐不住了,想回府邸去写一封家书。

    于谦慢慢的喝了口酒,“两位尚书想做的事情,去做便是,虽然我大明有规制,四品以上官员不可经商,并且监察严格,但陛下要促动经济发展,就需要全国的权贵、世家士族来参与其中,所以锦衣卫不会去调查杭氏建筑公司的背景,同理,诸位要做的事情,锦衣卫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”

    陈循和陆瑜大感意外。

    没想到于谦竟然把话挑明了说,而且表态支持。

    但于谦下一句话就让他俩又惴惴起来,“我大明要变天了,这是大趋势,或者说,从陛下当年入主东宫解决了石亨的叛乱后,大明就已经在变天了,如今陛下的种种措施,都预示着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:陛下一手促进了时代的改变!”

    顿了一下,“默许权贵、世家士族、重臣经商,这是一种让步,也是利益交换。”

    用什么来交换?

    陈循和陆瑜对视一眼,很快想到了一个东西:土地!

    权贵、世家士卒、重臣经商,自然会获利。

    而且是一块很大的蛋糕。

    那么……

    陛下到时候要解决土地兼并问题,这些建立商行从商,在大明的改革中分了蛋糕的权贵、世家士族和朝中重臣,就只能老老实实的配合陛下。

    否则陛下拿这事来拿捏,让锦衣卫一查,大家一起玩完。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cxbz958.org/baozongbienao/35312280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cxbz958.org。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:m.cxbz958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