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吹灯 >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> 第五百二十二章 大学生的城府

第五百二十二章 大学生的城府

    北平大图书馆。

    大门口是石砖的街道,远处,地面铺设的铁轨,一辆蒸汽机公车到站,从公车上走下来一个少年。

    人们的视线立刻吸引了过去,只见那名少年穿着特异的黑色长衫,胸口还悬挂燕子圆标图案。

    与众不同的打扮,正是北平大学的第一届大学生。

    人们眼里露出尊敬,羡慕。

    少年很沉稳,没有少年本该有的张扬,没有在意人们的视线,平静的迈上台阶,走进图书馆的玻璃大门。

    图书馆大楼,材料使用钢筋水泥结构,地板是打磨光滑的水泥地面,最大程度的减低火灾的风险,这里禁止明火,除了灯罩里的煤油灯。

    图书馆藏书四万一千零七十九部,四十四万九千一百一十七卷。

    其中西汉以前的书籍,一千零三十三部,一万三千零二十九卷。

    东汉时期的书籍,一千一百部,两千九百卷。

    三国时期的书籍,一千一百二十二部,四千五百六十二卷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隋唐时期的书籍,一万零三十六部,十七万三千三百二十四卷。

    宋朝时期的书籍,一万一千五百一十九部,十二万四千九百一十九卷。

    当初负责创办图书馆的赵胜,朱高炽的文书,济阳千户之子,曾经自信的说过,自古以来的书籍都已吸收。

    不过很快引起北平学者的质疑。

    有人举出唐朝皇帝的藏书大约有五千到六千种,合计八点九万卷书,这只是皇室藏书,没有包括世家贵族的藏书。

    因此认为赵胜所言不实,北平大图书馆并没有收纳完天下书籍。

    后世西方的学者,曾经宣扬过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有四十九万卷之多。

    竟然比北平大图书馆的书卷还要多。

    但是中国才有活字印刷书,而同时期的西方并没有,用什么去印呢?

    而且西方的造纸术也很落后,中国有先民蔡伦改进了造纸术,开始了大规模的推广。

    而西方要等唐朝时,大食与高仙芝爆发怛罗斯战役,战败的唐朝士兵俘虏中,有懂得造纸的工匠。

    首先在撒马尔罕建立了中东第一个造纸作坊,794年,巴格达出现中东第二个造纸作坊,中国的造纸术由此传到阿拉伯地区。

    十二世纪初传入西班牙,十三世纪传入意大利,十四世纪传入法国、德国。

    亚历山大用什么去印刷,又去哪里造纸,来藏书四十九万卷呢。

    西方造假之风可见有多严重。

    少年习惯了大图书馆,交上了他北平大学的名帖,可以阅读北平大图书馆所有科目的书,不受任何限制。

    大图书馆没有蒸汽机上下机,需要人们从楼梯上楼。

    少年来到了三层,根据图录,找到了一些关于算数方面的书籍,根据教谕留下的作业,他们要独立算出,武昌长江铁道大桥的长度面积,土方使用量,桥墩承重力等等。

    作为天之骄子,靠着自己天赋进入大学的骄子们,内心非常的高傲,都想要试试自己的能力。

    一个人尝试完成整个铁道工程部下,工程探测计划部与规划计划部的工作量。

    图书馆有长桌长椅。

    三楼已经有限制,不是任何人可以上三楼,所以此处的家具比较精美。

    明亮的玻璃窗下,视线非常的好。

    从中午一直看到傍晚。

    一二楼是不提供煤油台灯的,但是三楼可以,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上前询问,是否需要提供煤油灯。

    图使馆可以提供煤油灯,但是使用的人需要支付煤油灯的费用。

    少年笑着拒绝,还了书本后,离开了图书馆。

    “看气度并不是穷人家的孩子呀。”工作人员意外的想到,不过很快丢之脑后。

    检查完了图书馆,把煤油灯收拢,每盏煤油灯都有标记,仓库需要统计入库。

    过了一个时辰,北平大图书馆闭馆。

    此时。

    北平的街道,两旁的商铺门口已经点燃了各色的灯笼,照亮了路面,还有主道上部分地段的煤油路灯。

    夜晚没有让北平城寂静下来,反而随着五彩的灯光,点缀的北平城更为耀眼。

    少年乘坐公车回到了新城区。

    此处的楼房间距更稀疏,多半为三层,前后各有院子,绿荫环绕,盆景美丽。

    有的庭院修建了牌坊,大水缸中的荷花正开。

    “老大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一名妇人抱着婴儿,身边还有名少女,看妆扮是北平女子学校的学生。

    “爹还没有回来吗?”

    少年问道。

    “哥,你今天去哪里了。”

    少女放学回来,没有见到大哥,于是嘟着嘴问道,天都黑了,大哥才回来。

    “我去图书馆了。”

    少年宠溺的说道。

    明明相差不了几岁,可少年就像个大人,而少女还像个小女孩。

    “咚咚咚。”

    院子外传来了铃铛声。

    “肯定是爹。”少女蹦蹦跳跳的去开门,不久,少女跟着一名提着黄皮公文包,穿着深色工字装的中年人返回来。

    “父亲。”

    少年低头。

    妇人抱着婴儿,招呼一家人坐下吃饭。

    从厨房里走出来一名妇孺,虽然穿着大明款式的衣裳,可样貌还是有些不符,与此处格格不入。

    妇孺端着木盘,里面有几盘菜肴,她小心的摆放在桌面上,又回去厨房端出汤锅。

    一家子人并没有在意那名妇孺。

    中年人坐在主位上,妇人把婴儿放入摇篮,女儿坐在她的下首,儿子独坐对面。

    等妇孺把餐具都摆上桌后,中年人才开口道:“吃饭吧。”

    少女朝着妇孺离开的方向正要开口,被哥哥的眼神阻止了,嘴边的话咽了下去。

    中年人果然已经发现,脸色有些不快。

    “学校教育你的爱心,是用来给我们大明自己的族人的,而不是滥施舍。”

    少女委屈的低下头,双眼通红,忍着眼里的泪水。

    “妹妹毕竟是女孩子。”少年帮妹妹说话。

    中年人平静的看着长子。

    少年不再说话,他知道自己说的话,非常让父亲不满意。

    北平的工钱高,人工短缺。

    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一家朝鲜贸易集团,开始为北平供应高丽妇孺。

    这些高丽妇孺缓解了北平家庭的缺少劳力的社会现象。

    每个月只需要一元钱,就能招聘到高丽妇孺到家里做佣工,五角钱的工钱,听说会被她们所在的公司扣去至少一半。

    可就算如此,哪怕只有两角五分钱的工钱,也让这些高丽女佣兴奋不已,成为了北平行省热门的行业。

    高丽女佣干活没有问题,唯独交谈不便,但是经过她们公司简单的培训,最寻常的日常用语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女孩子心软。

   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,加上与高丽女佣的长期相处,让女孩子觉得高丽女佣很可怜,甚至私下把自己的零花钱送给过高丽女佣。

    被父亲得知勃然大怒。

    第一时间退回了高丽女佣,让别人重新送来新的高丽女佣,并狠狠的斥责了女孩子。

    “我大明南方还有大量贫穷的族人,你却把零花钱送给外族。”

    女孩子知道了,自己施舍外族的行为,让父亲非常的不满,虽然她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。

    例如自己和高丽女佣接触时间久,有了感情,对方也在照顾她云云,可她并不敢说下去。

    吃完了。

    中年人去了书房,少年也按照惯例跟了过去。

    两父子对坐书桌。

    点燃的煤油灯,照亮了书房里的书架,书架上有许多书,还有一些摆设。

    其中的景德镇陶瓷书画缸里,有卷起来的画卷,是父亲最心爱的收藏。

    “父亲,我们家的变化真大。”

    少年是大学生。

    他内心充满了自傲,并不会因为父亲的威严就变得收敛。

    听到长子的感叹,中年人也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最早在粮票银行上班,因为当初的风波,主动检举上司,推动了审查部的成立,不但没有受到牵连,反而获得了表扬。

    从那时候起,他仿佛有了运气一路高升,但他更相信自己兢兢业业从不出错的工作精神。

    “父亲也变了。”

    少年笑道。

    中年人终于不在板着脸,长子成为了北平第一届大学生,他为长子感到骄傲。

    “为父可能要调走。”

    “父亲要离开北平了吗?”

    中年人没有细说。

    关于湖广行省围绕武昌成立大明的冶铁中心,仿佛就是一个行政安排而已。

    可只有相关的人才明白,这其中蕴含的巨大意义。

    哪怕他们粮票银行,也需要在武昌成立分部,为武昌冶铁中心的建设提供贷款服务。

    更不提其余的产业链,更代表了武昌一带的地区,社会模式即将发生的大变革。

    竞争湖广行省粮票银行分行的分部行长,他肯定是没有资格的。他的对手有两个,谁最终胜出,谁就提升为分区管事。

    为了前程,中年人愿意离开北平。

    离开前最不放心的是长子。

    长子在大学的生涯,太过重要了。

    “承志,前些年,为父被误关的那几个月,你的表现很好,犹如一夜之间长大成人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为父要离开家里许久,希望你能不辜负为父的期望,万不能因为没人管束,就放纵了自己。”

    听到父亲开始教诲,少年起身垂手,恭敬的倾听父亲的吩咐。

    等父亲说完,少年才开口,“父亲放心,儿子不会让父亲失望的。”

    中年人满意的点点头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cxbz958.org/gongyedamingcongbeipingkaishi/37743910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cxbz958.org。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:m.cxbz958.org